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心电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年第4期文章
  • 心导纳微分环Ⅰ相缺蚀评分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导纳微分环Ⅰ相(CADL-Ⅰ)缺蚀评分对冠心病(CHD)诊断的价值。方法35例CHD(A组)、33例其他心脏病(B组)、31例健康者(C组)行心导纳检查,CADL-Ⅰ相离心或归心支近Y轴内、中、外1/3段出现缺蚀分别评为1、2、3分,比较3组间分值差异。结果A组CADL-Ⅰ相出现缺蚀的评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P均<0.01),B组评分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ADL-Ⅰ相出......

    作者:徐国焱;吴可贵;曾向军 刊期: 2002- 04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用动态心电图(DCG)研究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A组)早期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心律失常(VAR)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高危室性早搏(PVS)(Lown分级≥Ⅲ级,A_1组)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与梗死部位有关,早期前壁梗死的HRV明显低于非前壁梗死的HRV(P<0.05)。AMI早期A_1组SDNN、VLJ、LF和TF低于低危PVS组(A_2组)(P<0.01),24h......

    作者:朱俏萍;区文超;黄建华 刊期: 2002- 04

  • 新西兰兔实验性高侧壁心肌坏死的Wilson和头胸导联的定位诊断

    目的比较新西兰兔实验性高侧壁心肌坏死Wilson和头胸(HC)导联的定位诊断。方法采用冰乙酸化学腐蚀法复制高侧壁心肌坏死的动物模型30只,记录心表心电图(ECG)加以确认,再记录胸背体表70点的ECG。根据病理性Q波出现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判断两种导联定位诊断的差异。结果Wilson导联在胸背部区域都记录到病理性Q波,而HC导联仅在胸部小范围记录到病理性Q波,统计同一测试点两种导联记录的病理性Q波的......

    作者:周翔;尹炳生 刊期: 2002- 04

  • 对应性ST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者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伴有对应性ST段改变对有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8例AMI者根据是否有对应性ST段改变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伴有ST段改变组(A组)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较未伴有ST段改变组(B组)显著性增多。结论A组具有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

    作者:洪少勇;陆秀红;袁明远;雷奕祺;劳汉珠 刊期: 2002- 04

  • 142例高血压病的脉压与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脉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观察45岁以上受检者387例,测血压和动态心电图(DCG)。其中高血压病(EH)患者142例,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脉压≤60mmHg(A组)、>60mmHg(B组)分两组。结果随着脉压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EH患者脉压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耀辉;邹竞;赵英;胡慧民;崔丽娟;徐丽 刊期: 2002- 04

  • 不同性别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非线性指标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心率变异(HRV)时域、非线性指标的性别差异,及时域与非线性参数之间的变量依存关系。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33例5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3W的男女患者分别进行时域、非线性指标分析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除矢量长度(VLI)外其余参数均无显著差异性。男、女的VLI与SDNN、三角指数、矢量角度(VAI)与rMSSD、PNN_(50)、NN_(50)有强相关性。男患者VL......

    作者:李昉;段效纨;王久成 刊期: 2002- 04

  • 食管心房调搏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及与心内电生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TEAP)揭示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生机制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成功(RECA)的132例PSVT者的TEAP结果,其中隐匿性单房室旁道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过速(AVRT)86例,房室结折返性过速46例。结果86例房室结折返性过速(AVNRT)中,2例前间壁旁路引起者TEAP均诊断为AVNRT,余为左右侧其它部位的旁路,诊断正确。46例AVNRT中,1......

    作者:林劲;吴明;张敬文;李新明 刊期: 2002- 04

  • 235例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的分析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后出现的心律失常机理。方法采用经导管RFCA治疗235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术后对心电图跟踪观察。结果RFCA总成功率95.3%;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二度Ⅰ型AVB1例、一度AVB6例、单支阻滞13例、双束支阻滞2例、ST-T改变5例。结论随着RFCA操作日渐熟练,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会较前明显减少。......

    作者:贾邢倩;孟玉玲;王凤秀;马伟 刊期: 2002- 04

  • J波与急性出血性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异常J波与急性出血性疾病的关系。方法观察24例急性出血所致的异常J波的变化,分析J波与出血性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并讨论了出现J波的原因。结果认为异常J波与本病有关。......

    作者:江秀珍;张成华 刊期: 2002- 04

  • P波离散度预测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预测原发性高血压(EH)伴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价值。方法对36例EH伴阵发性Af者(A组)、30例EH无Af者(B组)的Pd进行比较。结果A组Pd为(46.4±13.8)ms,与B组(对照组)(28.7±10.2)ms相比明显延长(P<0.01)。为预测Af,取P波时限≥120ms时,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78%,阳性预测准确性为86%。当Pd≥40ms时,敏感性为......

    作者:潘光秀;丁中;钱泊年 刊期: 20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