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前后微栓子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观察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治疗前后微栓子检出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法选择CHADS2评分≥1分的持续性房颤患者40例,每例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前后分别行微栓子监测和D-二聚体水平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结果差异。结果抗凝治疗前微栓子阳性12例、阴性28例,治疗后微栓子阳性5例、阴性35例,抗凝治疗后微栓子检出率显著降低(30.0%vs.12.5%,χ2=3.66,P<0.05);D-二聚体水平抗凝治......
作者:徐云;王兵;蒋丽娇;陆小平;赵晓英;王芳 刊期: 2016- 03
-
心电图在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临床检测与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临床检测与预后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5例患有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磁共振成像和头颅CT确诊,并同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者69例,异常率为65.7%。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57例,心电图异常36例(63.2%);脑出血患者48例,心电图异常33例(68.8%)。患者......
作者:张锡兰 刊期: 2016- 03
-
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及其对射频消融靶点的判断价值
目的:研究室性早搏(室早)的心电图特征及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68例成功消融的右室流出道(RVOT)和左室流出道(LOVT)室早患者的图形,测量胸前导联R/S值、R/S转换部位、V2导联QRS波时限、V2导联R波振幅指数和R波时限指数,探讨其与射频消融靶点的关系。结果54例起源于RVOT与14例起源于LVOT的室早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RVOT室早比LVOT室早时限更短(P<0.05)......
作者:孙卫红;李文华 刊期: 2016- 03
-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特发性室性早搏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研究
目的:探讨经射频消融证实的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心电图特征及心电向量图特征。方法采用CARDIO-View心电工作站收集并分析14例经射频消融术证实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特发性室早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及Frank导联心电向量图参数。结果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的特发性室早呈类左束支阻滞图形。12导联心电图胸导联移行指数≥0的有12例(85.7%),V2导联R波时限指数<50%的......
作者:蒋智善;范咏梅;肖春霞 刊期: 2016- 03
-
心电图 V1导联 P 波终末电势与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waveterminalforceinleadV1,PtfV1)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7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85例正常体检者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量、计算入选者的体表心电图PtfV1值和超声心动图LVEF值,比较这两项指标在两组间......
作者:江山;周贝贝;王付 刊期: 2016- 03
-
心电图初步诊断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恶性心包积液初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149例恶性肿瘤患者心包积液的病因分布,并分析其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恶性肿瘤合并心包积液患者以肺癌、乳腺癌及恶性淋巴瘤占多数。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窦性心动过速、胸/全导联低电压及ST-T改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良性心包积液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原发肿瘤患者出现上述心电图改变时,应高度怀疑合并恶性心包积液,可结合心脏......
作者:黄瑞燕;韩峰 刊期: 2016- 03
-
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表现,将这13例患者分为A、B两型。结果13例患者中10例患器质性心脏病,3例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0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有7例经胺碘酮或普罗帕酮复律转为窦性心律时,仍存在一度房室阻滞或二度Ⅰ型房室阻滞,提示此7例交替性文氏现象多为病理性阻滞;3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有......
作者:沈丽萍;熊望琼;徐春红 刊期: 2016- 03
-
aVR 导联对急性心肌梗死中左主干病变的诊断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导联心电图,探讨心电图对左主干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脉造影术的4914例患者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根据造影结果,将样本分为左主干病变组及非左主干病变组。记录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盲法测量两组心电图,对比两组得出预测左主干病变的指标。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OR:8.160,P<0.05)是左主干病变的独立......
作者:王雨婷 刊期: 2016- 03
-
他汀应用于心房颤动防治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研究显示炎症和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参与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重构,进而成为AF的潜在发病机制。他汀类药物是3-羟甲基-3-戊二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除降脂外,兼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他汀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心房重构来降低AF的发病率。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他汀的抗心律失常属性并未得到完全阐明,有关他汀在AF......
作者:汪永生;张晓红 刊期: 2016- 03
-
碎裂 QRS 波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碎裂QRS波(fragmentedQRScomplex,fQRS)作为一项新的无创心脏电生理指标,多见于心肌梗死患者。近年来,学者们发现fQRS波也见于非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型心肌病、布加综合征等疾病中。fQRS波对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有帮助,且对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死亡及主要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它对血管再通治疗的疗效评估亦有重要意义。本文就fQRS波在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及......
作者:谭麒荣(综述);范咏梅;肖春霞(审校)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尖角T波的临床意义
- 2 贺辞
- 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导ST段压低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 4 心电图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价值
- 5 煤工尘肺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 6 应用 Lorenz 散点图确定短联律间期室早的易发部位
- 7 植入起搏器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研究
- 8 室性早搏伴折返径路及室房传导双文氏现象
- 9 Lorenz 散点图中45°线远端形成“曲尺”状图形4例分析
- 10 48例肺炎心衰的心律失常分析
- 11 心电图Epsilon波及其派生心电图1例
- 12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蛋白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演变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 13 aVR 导联在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14 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后的监护
- 15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结双径路
- 16 335例胸部肿瘤病人QT离散度浅析
- 17 P波离散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 18 DDD双腔起搏器感知过度致心室停搏1例
- 19 双腔起搏器功能障碍的心电图分析1例
- 20 插入性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