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隐匿性传导临床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隐匿性传导(CC)的临床心电图表现。方法对1034例CC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C多发生于各类心脏病人,占66.6%;对激动的影响多为影响其后激动的传导,占48%;发生CC的心律失常以房颤为主,占28.1%;CC的类型,以顺向型多见,占47.4%。结论CC确是引起复杂心律的原因之一。......
作者:朱志忠;戚厚兴;张海苓 刊期: 2002- 05
-
从立体心电图的角度分析在体表心电图测量QTd的不合理性
目的分析从体表心电图(ECG)测量QT离散度(QTd)的错误理由。方法使用立体心电图仪对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100例,进行24导通道实时同步描记12导联ECG、普通心电向量图(VCG)、3导正交心电图(O-ECG)、9导时间心向量图(T-VCG)、变向时间心向量图(DCT-VCG)检测。结果①病例和对照组的QT间期、QTc在体表ECG、O-ECG、T-VCG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良好(r=0......
作者:周晓辉;何秉贤;张建义 刊期: 2002- 05
-
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Q-T离散度变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TET)阳性患者Q-T离散度(QTd)变化的意义。方法93例受试者根据TET分为阳性组(A组)38例,男/女=13/25,年龄55±8岁和阴性组(B组)55例,男/女=26/29,比较两组TET前后QTd、QTcd的变化。结果运动前QTd、QTcdA组分别为41±15ms和46±18ms,B组分别(38±14)ms和(46±16)ms,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达次极量运动时......
作者:薛金贵;王肖龙 刊期: 2002- 05
-
6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心律失常情况。方法6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者,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床边心电图监护,了解其心律失常类型。结果6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中664例(97%)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死亡42例(6.2%),其中25例(3.7%)与心律失常直接有关。痊愈出院前心律失常仅存在52例(7.6%)。中毒期与痊愈期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产生......
作者:慈书平;王福军;朱萍 刊期: 2002- 05
-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AnB)后心肌损害的早期心电图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心电图对40例AnB进行研究。结果早期心电图异常13例,发生率为32.5%,其中广泛T波低平或倒置(9例),ST段移位(5例)和Q-T间期延长(3例)为主要表现。心电图异常组的心衰发生率为53.6%,死亡率为30.8%,均较无异常组明显增高。结论早期心电图检查可以早期诊断心肌损害,有助于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
作者:吕进泉;忻悦 刊期: 2002- 05
-
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
目的测定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方法选择11例高血压病(EH)患者24h动态血压(ABPM)记录资料,求得日间6~22时,夜间22~6时2个时段的平均血压及每小时的血压均值,比较昼夜时段间的血压差异,描记24hABPM曲线。结果①夜间血压明显低于白天;②动态血压曲线呈“长柄勺”形状。结论表明测定24hABPM对EH的诊断和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春华;李少波 刊期: 2002- 05
-
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离散度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通过检测心率变异性(HRV)和Q-T间期离散度(QTd)来确定心血管事件的好发人群。方法HRV采用时域指标SDN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QTd通过心率校正为QTcd。结果对于存在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或扩张性心肌病者,预测标准为SDNN<50ms且QTcd>80ms,对于无上述疾病的患者,预标准为SDNN<100ms且QTcd>50ms,检测结果超过上述标准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作者:胡建荣;毕爱华;刘加麟;李斌;徐秀芬;倪春苗 刊期: 2002- 05
-
PtfV1值阳性与左心房内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PtfV1阳性值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方法对106例PtfV1值阳性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89例超声检查符合左房扩大,符合率为83.9%。17例超声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其中高血压者5例、肺心病4例、甲亢心肌病和病窦各2例,其余4例病因不明。结论PtfV1异常者与许多临床问题相关,不能单一理解为左房扩大,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判断。......
作者:廖虹;邓靖 刊期: 2002- 05
-
再灌注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再灌注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MI)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急性下壁MI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该组急性下壁MI患者中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的发生率为32.4%。②急性下壁与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③溶栓与不溶栓患者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右室MI多与急性下壁MI同时发生;急性下壁MI者合并急性右室M......
作者:王幸;朱韵;徐旭华;李皓;钱大慈 刊期: 2002- 05
-
鄂西北山区县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鄂西北山区县房县、郧县AMI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家县医院10年住院治疗的AMI。结果AMI发病率0.3~1.8/10万,平均1.04/10万,误诊率为20.19%。开展静脉溶栓技术后,适宜于溶栓者21例,作溶栓18例,成功11例,成功率61.11%。结论鄂西北山区县AMI发病率低,误诊率高,诊疗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谭华炳;余淑芳;钟秀华;孟立新;席连英;李德梅 刊期: 2002- 05
动态资讯
- 1 慢-快综合征动态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2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4例分析
- 3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致不典型文氏现象2例
- 4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速基质消融疗效比较
- 5 丹参与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6例疗效观察
- 6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130例分析
- 7 46例TV1>TV5、6 15年追踪观察
- 8 毒菌(白毒伞)中毒10例心电图表现
- 9 心脏变态反应15例临床分析
- 10 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 11 73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分析
- 12 碎裂QRS波在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 左心室肥大心电图标准诊断的研究进展
- 14 A型预激综合征掩盖前间壁心肌梗死
- 1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晕厥为主要症状的14例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
- 16 麻醉与自主神经系统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17 8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房性心律失常
- 18 心房颤动伴R-R间歇5.32s 1例
- 19 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意义
- 20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委会换届大会在郑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