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心电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年第4期文章
  • 窦性早搏二联律及短阵窦性早搏性心动过速并存1例

    患者女,45岁。因心悸不适来院就诊。图1示:QRS波均呈室上性,其中R7~R(12)连续6次心搏呈短-长相间的二联律序列。短者0.64~0.66s,长者0.90s。其前皆有与之相关、形态一致伴正常房室传导的窦性P波,为典型的窦性二联律,值得关注的是,在维系相同的窦P和窦性P-R间期之时,虽R3~R6其二联律型模式突然消失,但测量后仍可得与……......

    作者:颜莉;刘云 刊期: 2002- 04

  • 文氏型心房回波1例

    患者女,74岁。反复发作性心慌20余年,近1年来心慌发作频繁,每日1~2次,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此次心慌发作时伴有晕厥而收入院。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WPW),阵发性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给予射频消融术,手术后第4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图示:窦性P波,P-R间期逐渐延长(但每搏延长的程……......

    作者:于树君;卢喜烈;王爱风 刊期: 2002- 04

  • 双重性心动过速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男,20岁。因心前区不适1W来院就诊。体检:BP105/70mmHg,心率90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图1)示:P-P0.32~0.46s(187~130次/min),R-R不规整,呈房性心动过速,多数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QRS有2种形态:一种为正常,呈qR型,频率90次/min,另一……......

    作者:苏启燕;周强强 刊期: 2002- 04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伴有粥样斑块、出血、血栓形成或冠脉痉挛所致管腔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近年开展冠心病早期住院前抢救,建立急救中心,配有“120”急救专用车;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监护,能在AMI早期防治并发症-心室颤动(Vf)。溶栓治疗也能在AMI早期……......

    作者:李艳珍;顾淑英 刊期: 2002- 04

  • 急性心肌梗死镜面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AMI时,除表现为梗死区导联ST段抬高外,还常伴有远离梗死区导联ST段压低。既往认为是梗死区的“镜面反映”。近来很多的研究认为:MI的镜面导联ST段压低不完全是“镜面反映”,系有心肌缺血和冠脉病变的存在。临床具有一定的病理意义。简述如下。1Q波型心肌梗死(QMI)ST压低……......

    作者:张成华;江秀珍 刊期: 2002- 04

  • 外伤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护理

    文献提示,身体不同程度的创伤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本文对外伤患者所致心律失常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67例外伤者,既往病史中均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男144例、女23例,年龄19~67(平均38.7)岁。颅脑外伤4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肢体骨折63例,其它外伤36例。……......

    作者:薛现霞;刘怀英 刊期: 2002- 04

  • V1导联R/S>1心电图与向量图的诊断

    心向量图(VCG)和心电图(ECG),均为记录心脏电激动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但记录方法有所不同,VCG观察立体的变化,它是把心动周期产生的立体向量环投影到额面(F)、横面(H)和侧面(S)上的平面向量环记录来下形成VCG。ECG观察平面的变化,它是将平面向量环进行二次投影,投影到相应的导联轴上,变成1条周期变化的心电曲线,这条……......

    作者:孙巧玲;刘桂香 刊期: 2002- 04

  • 10例快频率依赖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分析

    不应期是临床心电图学中应用多广泛的概念之一,其正常与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表现于4个方面:①心脏传导系统各部位不应期的差异易发生折返;②心房(室)肌不应期的缩短和不对称(不协同)性是形成心房(室)颤动的因素之一;③心肌不应期的病理性延长可导致传导阻滞;④生理性不应期是产生干扰和脱节的基础,可使心律失常复杂化。本文就其观点分析10例快……......

    作者:马荣华 刊期: 2002- 04

  • “短-长”P-P的思考(附1例)

    患者女,26岁。因心悸来院检查,临床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图中可见“短-长”序列2种P-P;短P-P为0.72~0.76s,长P-P为0.92~1.00s。“短”,“长”P-P转变突然,无渐变现象。P波外形相同,P-R间期略有变化;短P-P后为0.18s,长P-P后为0.16s,下传QRS外形相同。……......

    作者:孙丽华;马宁 刊期: 2002- 04

  • 浅谈急性肺心病的心电图表现及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

    急性肺心病(APHD)是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广泛栓塞,且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增高而引起的右心室急性扩张和右心衰竭。常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窒息感、剧烈胸痛等,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相似。APHD由巨大……......

    作者:刘水传 刊期: 20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