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脑血管病类型与心电图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190例急性脑血管(ACVD)者心电图(ECG)变化进行了分析,了解ACVD类型及其预后与心电图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NEC3321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进行描记,分析其结果.结果190例中,ECG正常44例,异常146例,异常率76.84%.ECG正常死亡3例(6.82%),ECG异常死亡及恶化出院32例(21.92%).两组比较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刘宁;于华;代嘉虹;黄达川 刊期: 2006- 01
-
心内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和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心内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射频消融术(RFCA)后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19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均成功地进行RFCA,在RFCA前后均进行标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并对心腔内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98例中114例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70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室速12例,Ⅰ型心房扑动(AF)1例、房速1例.198例在RFCA前心房和/或心室刺激均能诱......
作者:林劲;吴明;张敬文;李新明 刊期: 2006- 01
-
非Q波型心肌梗死的ST段改变
目的观察非Q波型心肌梗死(NQMI)的ST段改变.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337例的常规12导联作为指标,经心肌酶谱测定,冠脉造影证实为AMI中的42例NQMI心电图进行分析,观察其ST段的改变.结果42例中ST段下降有28例,占66.67%;ST段抬高仅7例,占16.67%;单纯T波倒置6例,占14.29%.结论NQMIST段改变更值得注意.......
作者:贺亚玲;程毅;汪海英;张霁;张渊 刊期: 2006- 01
-
12导联DCG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探
目的探讨12导联DCG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同期行12导联DCG检查,将DCG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经冠脉造影证实有冠脉病变者65例,12导联DCG检测中50例结果阳性,其中有冠脉病变患者40例.12导联D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2.7%,特异性76.7%,准确性74.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多,12导联D......
作者:孙林;光雪峰;张戈;纳志英;李波;韩雪 刊期: 2006- 01
-
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探讨环状电极(Lasso电极)标测诱发阵发性房颤的肺静脉电位的电生理特点并对射频消融靶点进行评介.方法16例阵发性房颤者在Lasso电极标测寻找优势肺静脉电位(PVP),温控消融放电.结果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房颤其电生理特征包括:①异位激动灶主要分布于两上肺静脉.②肺静脉内可观察到从肺静脉内至心房传导阻滞.消融成功的靶点与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74±33)ms.成功隔离38条肺静脉:其中左上肺......
作者:刘震;罗义;吴书林;杨平珍;方咸宏;李海杰;陈泗林;詹贤章 刊期: 2006- 01
-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患者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MI恢复期患者43例(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B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38例(C组)作为对照.所有病例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A组震荡初始(TO)(0.38±1.62%)与B组(-1.48±2.08%)、C组(-2.40±2.62......
作者:李波;张麟;纳志英;张红珊;吴文莉;韩雪 刊期: 2006- 01
-
P波离散度测量和可重复性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的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在同一组病例的12导联心电图上,由两位医生均应用人机对话和手工方式各自独立地测量了其大P波时间(Pmax)、小P波时间(Pmin)和Pd.结果不同医生用人机对话方式测量的Pmax、Pd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医生用手工方式测量的Pmax无显著差异(P>0.05),而Pd差异明显(P......
作者:冯应君;陈郧 刊期: 2006- 01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
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Af)的心电图(ECG)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方法分析8例WPW的QRS波形态、心室率、R-R间距的变化范围及特点.结论WPW合并Af的ECG特征是:高频率的心室反应,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宽大,起始迟缓显示δ波,QRS波形态呈多样化,可酷似室速.......
作者:成保胜 刊期: 2006- 01
-
双束支传导阻滞119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双束支传导阻滞的表现形式及合并其他心律的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分析119例双束支传导阻滞的不同组合类型、合并其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类型以及与年龄结构、病因的关系.结果以右束支阻滞(RBBB)合并左前分支阻滞(LAFB)为主,占68.1%,RBBB合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AVB)为16.8%,LAFB合并一度AVB为10.1%,RBBB合并二度AVB为2.8%.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多见,占......
作者:黄蓉;余芳;刘江涛 刊期: 2006- 01
-
急性砷及砷化物中毒心电图分析暨QT离散度对预后的观察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急性砷中毒心肌损害及观察QT离散度(QTd)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常规12导联同步描记.结果急性砷及砷化物中毒可致广泛组织器官损害,而心血管系统出现早且较明显.结果表明:QT间期延长、QTd增大>ST-T改变>传导阻滞>其它.结论QTd的增大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程呈正相关,是预测心脏事件、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之一.......
作者:王晋云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136例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对比分析
- 2 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观察
- 3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酷似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1例
- 4 预激综合征新认识
- 5 心腔内心电图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急症临时起搏
- 6 基础心率对窦性心率震荡参数的影响
- 7 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探讨
- 8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心肌炎误诊一例
- 9 窦性早搏二联律及短阵窦性早搏性心动过速并存1例
- 10 甲胺磷中毒后心肌梗死
- 11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的伪性改善
- 12 房内差异传导91例心电图与临床分析
- 13 癔病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 14 520例老年体检者心电图分析
- 15 不典型性心肌梗死3例误诊分析
- 16 慢性肾衰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Q-T间期离散度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 17 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 18 心悸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 19 非缺血性ST-T改变的诊断
- 20 草乌中毒致混乱性室性心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