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脑卒中心电图改变与临床
目的探讨脑卒中心电图异常的动因、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866例住院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按有、无心血管病史分为Ⅰ组(496例)、Ⅱ组(370例),并与同期住院252例单一心血管病人(Ⅲ组)心电图改变作对照分析;进而分析Ⅱ组心电图异常与脑卒中性质、部位的关系.结果①866例中心电图异常504例,Ⅰ、Ⅱ、Ⅲ三组心电图异常分别为351/496例、153/370例、155/252例,各组间差异均有极......
作者:申万红;刘子文;熊望琼;李毅;龚道恺 刊期: 2007- 01
-
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昼夜分布规律的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时间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美国Marquette8000及新世纪2000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系统进行24h心电监测,按6Am~12Am(A组)、12Am~6Pm(B组)、6Pm~12Pm(C组)、12Pm~6Am(D组)4个时段统计分析室性期前收缩(PVS)发生数及高危级别PVS发病数及发生率.结果A组为发生频率高时段,日间发作频率高于夜间.结论冠心病者室性心律失......
作者:梁波 刊期: 2007- 01
-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300例更年期女性(年龄45~58岁)分为45~49岁、50~54岁、55~58岁三个年龄组与300例同年龄段男性作对照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两性间动态心电图ST-T改变有显著差异性(P<0.01),女性三个年龄组动态心电图ST-T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多为功能性.治疗重点以调节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
作者:余芳;黄蓉 刊期: 2007- 01
-
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6例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ATP终止不同年龄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时复律时间、长间歇及其副作用.方法以静脉给药,将56例随机分为青年组(A组)、中年组(B组)和老年组(C组).结果56例PSVT全部中止,各组复律时间无差异.结论C组长间歇延长、副作用和剂量有关,C组用量宜从低剂量开始.......
作者:马淑英;刘振波;李志平;栾桂芹;吕金兰;张丽 刊期: 2007- 01
-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产生机制以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32例妊娠中晚期发现短P-R间期者(观察组)和30例P-R间期正常的中晚期孕妇(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及胎儿心电图(FECG)检查;对观察组进行输氧一周后复查常规心电图(ECG)、FECG、及产后3个月复查ECG.结果观察组心率变异(HR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5及P<0......
作者:廖虹;杨进;李娟;覃桂凤;曾延玲;谭卫强;孙静;李燕丽;张林潮 刊期: 2007- 01
-
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PVS)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36例常规心电图有PVS者分为正常组(A组)和心脏病组(B组)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测,并按有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Lown分级法和Schamroth分类法对判断病理性PVS与功能性PVS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宽大畸形伴明显切迹、多源与多形性、成对出现、起源于左心室者以及伴继发性ST-T改变的PVS绝大多数见于病理性.......
作者:覃桂凤;张田田 刊期: 2007- 01
-
150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EH)者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24hABPM,观察血压水平、波动幅度及昼夜变化规律.结果150例中杓型组62例,非杓型组55例,白大衣高血压组33例;前两组的24h昼夜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均明显异常,且以非杓型组为著.结论ABPM可较准确地帮助诊断高血压病,并对血压分型有指导意义,对临床治疗用药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杜英;高焱莎;赵琳;刘夏 刊期: 2007- 01
-
心向量图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应用心向量图(VCG)对下壁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及非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并与心电图(ECG)对比分析,探讨VCG对下壁O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经确诊的50例下壁OMI者(A组)及100例非心脏病者(B组)的VCG与ECG改变.结果A组的起始向上向量时间、电压分别为26.34±5.04s、0.14±0.06mV,明显大于B组的11.00±4.08s及0.05±0.03mV,额面QRS......
作者:潘如宝 刊期: 2007- 01
-
12导联同步Holter缺血性ST段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
目的评价12导联同步Holter(简称DCG)诊断缺血型ST段改变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2例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CAG)、12导联Holter检查的住院者,统计其CAG结果和DCG检查结果中各导联缺血型ST段改变.结果①22例中,3例CAG未见异常DCG存在缺血型ST-T改变(占13.64%);1例CAG异常DCG未发生心肌缺血(占4.55%);②DCG示各导联缺血型ST段改变的发生率,以V6导联高......
作者:代永静;卢喜烈;帅莉 刊期: 2007- 01
-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1058例分析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缺血性ST-T变化特点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8例DCG资料,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369例冠心病组中,41例(占11.11%)发生缺血性ST-T下降,缺血部位为:前侧壁19例、前壁13例、下壁8例、后壁1例;6例发生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下壁4例、前壁2例;1例急性下壁心肌损伤型ST段抬高者出现短暂心室颤动,持续......
作者:卢喜烈;卢亦伟;石亚君;李乐燕;周军荣;郭燕;赵立朝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 2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一例
- 3 自服大剂量地戈辛致心律失常1例
- 4 室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 5 不同导联J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颤动的预测价值
- 6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患者阿托品试验结果的判断
- 7 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 8 钾、镁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9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分析
- 10 277例老年人心电图分析
- 11 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碎裂Q 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 12 酷似间歇预激综合征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13 50例急性老年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 14 影响平板运动试验心率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 15 双束支阻滞伴频发性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1例
- 16 少见的交接性自搏性心动过速
- 17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观察
- 18 436例女性动态心电图与活动平板运动检查ST-T改变分析
- 19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伴莫氏Ⅰ型逆传1例
- 20 川崎病临终心电图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