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房室传导阻滞及其罪犯血管
房室传导阻滞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而左、右冠状动脉病变均可导致下壁心肌梗死。由于心脏冠状动脉供血至心肌的部位及范围不同,因此其病变导致的心肌梗死的程度与范围也不尽相同,相应地可产生不同的心电图表现。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心电图知识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并确定其闭塞部位(近端、中端或远端),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紧急再灌注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杨晓云 刊期: 2016- 04
-
肝硬化患者的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方法对肝硬化组90例和正常对照组78例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和心率减速力(DC)分析。结果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DC值明显降低(P<0.05)。对于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病变程度越重,HRV各项指标值和DC值降低越明显。结论不同分级肝功能损害的病......
作者:薛妮娜;吴岳平 刊期: 2016- 04
-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我院确诊的90例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有患者55例、18例和17例,发病时间分别为≤2h、2~6h及6~8h。对三组患者行24h心电监测,详细记录各组心电图Q波、ST段和T波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阳性改变率。结果经24h心电监测发现,所有患者的心电图阳性改......
作者:黄东 刊期: 2016- 04
-
心率震荡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eartrateturbulence,HRT)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2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按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值的范围及HRT正常与否,将入选患者分为NT-proBNP<1800ng/L组和NT-proBNP≥1800ng/L组,以及HRT正常(TO<0且TS>2.5)组和......
作者:卢庭义;陈姣;田宏 刊期: 2016- 04
-
室早 TpR 指数与特发性流出道室早症状的关系
目的:分析流出道室早(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PVC)患者心律失常症状与体表心电图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有无心律失常症状分成两组:有症状组60例,无症状组37例。患者行心脏超声和体表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定患者室早负荷、PVC波宽度、联律间期、PVC联律间期指数(PVC联律间期/窦性RR周期×100%)、室早TpR间期(P......
作者:张奇;赵春梅;王德国;杨琴;李小荣;张凤祥;曹克将 刊期: 2016- 04
-
老年人清晨血压与全天血压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清晨血压与全天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从我院2015年9至10月接受动态血压监测的体检老年人中选取全天血压均值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和全天血压均值正常者各44例,分别为高血压组(A组)和正常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的清晨血压与全天血压均值,并分析清晨收缩压/舒张压均值与全天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值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A组的清晨和全天血压均值都高于B组。两组的清晨收缩压......
作者:陈旭凤;邓小艳;樊静静;林凡;黄芬;徐春芳;杨晓云 刊期: 2016- 04
-
胃食管反流病与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胃食管反流是消化科的常见病症,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有研究报道胃食管反流可能会引起房颤。炎症、迷走神经刺激和慢性心房缺血可能是其中的重要机制,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参与房颤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房颤与胃食管反流间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崔丽(综述);李广平;刘彤(审校) 刊期: 2016- 04
-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机制及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atrialfibrillation,NOAF)是心肌梗死后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为5%~23%。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NOAF能显著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长期死亡率。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NOAF的发病机制及风险预测方法的文献进行综述。目前针对这类心律失常的治疗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而这对NO-AF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了解其病理......
作者:骆家晨;戴黎明(综述);魏毅东(审校) 刊期: 2016- 04
-
远程心电监护的临床应用现状
大多心血管疾病起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上常采用常规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由于受记录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异常心电信号;远程心电监护仪体积小、便于携带、可长期进行实时监测。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运用远程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异常心电信号,达到早期诊治的目的。本文就远程心电监护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丁玉婷(综述);王德国;王安才(审校) 刊期: 2016- 04
-
远程动态心电图信息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远程动态心电图(telemonitoringECG,TTECG)信息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分院传至本部心电会诊中心的Holter数据63例。将入选患者分为网络传输组(31例)和人工传递组(32例)。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在基层医院采集动态心电信息,分别通过人工传递和局域网传输的方式将信息传至医院心电会诊中心,由心电专科医师做出诊断。将开始诊断时间划分为1h......
作者:盛静宇;石红建;孙卫红;杨玲伶 刊期: 2016- 04
动态资讯
- 1 交接性心动过速双径路传导伴隔跳显性心房逆传1例
- 2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 3 颈心综合征8例报告
- 4 非典型心房扑动治疗的实用方法
- 5 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伴窦性停搏1例
- 6 阿托品试验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 7 间歇性房室结加速传导1例
- 8 交接区双灶等频性并行心律相互转变呈间歇性二联律1例
- 9 关于P-Ta段及Ta波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探讨
- 10 快频率依赖之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
- 11 房性并行心律伴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1例
- 12 低血糖症引发心电图尼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一例
- 13 动态心电图在评估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的作用
- 14 急性心肌梗死后持续心力衰竭的处理
- 15 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中 QT离散度的变化与意义
- 16 交接性早搏伴交接性并行心律1例
- 17 TV1》TV6综合征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诊断的临床探讨
- 18 SaVR与RaVL+SV3在诊断左心室肥大中的价值
- 19 左后分支阻滞的心电向量图分析
- 20 左侧旁道合并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