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变时性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变时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EH者70例,根据有无昼夜节律分为:非杓型组(n=40)(A组)和杓型组(n=30)(B组),比较分析两组运动试验中心率、血压变化,代谢当量及2级运动的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CRI2)等参数.结果A组峰值心率、心率上升幅度及CIR2低于B组,P<0.05、0.01、0.001;发生变时性不良(CI)的人数及CIR2<0.8的人数明......
作者:李波;尹琳;王月;韩雪;张麟;纳志英 刊期: 2007- 05
-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探讨
目的对冠心病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冠心病者60例(A组),有室性期前收缩(PVS)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60例(B组).分别计算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TO阳性率大于B组(X2=10.703,P<0.001),A组TS阳性率大于B组(X2=21.716,P<0.0001).A组TO值大于B组(0.244与-2.086,P<0.000......
作者:朱小明;王无锡 刊期: 2007- 05
-
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电极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44例严重心动过缓以及心脏骤停者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将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正极板紧贴在胸骨右缘2-3肋间,负极固定于心尖区.起搏时预设所需起搏频率,再将电流量由小逐渐增大,测定起搏阈值,起搏电流为起搏阈值的1.1倍.复律或除颤能量根据心律失常类型调定.使用期间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结果44例中,......
作者:杨国英;何国平 刊期: 2007- 05
-
低电流针刺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压力反射敏感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低电流针刺后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15例年龄为38-54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血压正常对照组,接受无创伤的压力反射敏感性检测分析.结果高血压组的压力反射敏感性(BRS)和心率变异性(HRV)下降.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低电流针刺能改善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压力反射敏感性.......
作者:沈仲元;费民毅;吴国强 刊期: 2007- 05
-
老年人发作性晕厥、眩晕、心悸的心律失常的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晕厥、眩晕、心悸时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方法对176例发生晕厥、眩晕、心悸者记录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结果96例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PVS)多见,其次为传导阻滞(CB);24hDCG监测≥60岁组(A组)发生CB及多源PVS、RonT现象及室性心动过速比<60岁组(B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老年患者发生晕厥、眩晕、心悸时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
作者:张洪林;卢喜烈 刊期: 2007- 05
-
左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探讨
目的分析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分析430例AMI中出现CLBBB的QRS形态改变以及ST-T变化.结果430例中9例伴CLBBB,其中5例出现AMI的QRS形态特征性的变化.结论AMI伴CLBBB时,RV5上升支可出现切迹、顿挫;前侧壁梗死时,RV5可出现rS或RS型,S波切迹;RV6、7急转为R波,此外V1-V4导联可出现振幅递减现象.......
作者:于宏梅;陈万春;朱华芳 刊期: 2007- 05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扑动(AF)、心房颤动(Af)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WPW合并AF,6例WPW合并Af心电图的F波或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心室率及QRS波形态的特点.结果8例WPW中A型5例、B型3例,其中4例可见F波或f波,R-R间距变化范围在0.20-1.0s之间(1.0s为起搏间期),心室率在75-300次/分之间.QRS波2例呈完全WPW图形,1例呈......
作者:贾邢倩;王凤秀;蔡晓玉 刊期: 2007- 05
-
心电图Macruz指数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利用Macruz指数与经皮穿刺左心室造影(LVA)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对比相关分析,探讨Macruz指数对冠心病者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确诊冠心病者(A组)和16例冠脉造影(CAG)结果正常者(B组)在经皮穿刺LVA前进行心电图检测,计算出Macruz指数;然后应用LVA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计算LVEF,探讨Macru......
作者:倪华;陈清枝;李东野 刊期: 2007- 05
-
对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认识——附尸检材料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病例尸检材料完整的36例,依据入院后常规DCG检查,根据ST-T改变和冠脉狭窄程度分为轻(A)、中(B)、重度(C)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T改变的程度与血管狭窄程度、分支血管病变情况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CG的ST-T改变程度,对冠脉的病变程度及/或分支血管病变情况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邹竞竞;李耀辉;赵英 刊期: 2007- 05
-
心率变异性在频发房性心律失常分析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和评价频发房性心律失常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指标,探讨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40例频发房性心律失常者的HRV指标进行分析.结果40例的HRV相关指标均出现一定的病理性改变,失去了正常的昼夜变化规律.结论此类患者异常的HRV指标反映了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申庆;裴志芳;欧细平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调节呼吸频率对心率变异的影响
- 2 ST段上抬伴T波高尖的急性心包炎1例
- 3 DCG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分析
- 4 交接性逸搏心律伴短QT间期1例
- 5 房性心动过速伴跨P交替性文氏房室传导及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例
- 6 房性反复搏动揭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 7 直立倾斜试验中出现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1例
- 8 动态心电图干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9 非典型心房扑动治疗的实用方法
- 10 右心室相关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分析
- 11 回顾性认识Brugada波
- 12 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探讨
- 13 新生儿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 14 Nehb导联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研究
- 15 起源于房室旁道的异位心律1例
- 16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妊娠的监护与治疗
- 17 胸椎硬膜外阻滞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 18 微P′波型持久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交接区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1例
- 19 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多项心电图改变1例
- 20 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大诊断价值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