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心电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心电学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全国心电散点图应用技术培训班2015通知

    ......

    作者: 刊期: 2015- 04

  • 重庆市医学会关于举办现代心电信息论坛的通知

    ......

    作者: 刊期: 2015- 04

  • 2015年度中国康复论坛“康复与心电分论坛”隆重召开

    ......

    作者:张夏琳 刊期: 2015- 04

  • 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心电图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且实用的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工具,而心肌复极异常的心电图表现尤其重要。复极异常主要体现在心电图ST段、T波和QT间期的改变上。本文对ST段、T波、QT间期分别进行了详细论述,总结了各项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并对其局限性进行分析,为其更好地投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U波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此外,T波电交替和T波峰末间期(Tp-Te)也......

    作者:苏冠丽;刘刚;郑明奇;李斌 刊期: 2015- 04

  •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鉴别诊断

    心电图是胸痛患者初期评估、早期危险分层、筛选和指导治疗中常用、易行的诊断手段。心电图的改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它在诊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心肌梗死的定性、病变部位的判断和病情的评估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利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存在一定的限制。有些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无改变或改变不典型,而有些正常人或某些其他疾病的心电图表现酷似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的变化。因此,在心肌梗死......

    作者:侯爱军;朱琳 刊期: 2015- 04

  • Brugada拟表型:一个新的临床实体

    Brugada拟表型(Brugadaphenocopy,BrP)是临床实体,它与真正的Brugada综合征(Brugadasyndrome,BrS)具有相同的心电图波形,但前者是由各种临床状况诱发的。在某种相关的潜隐状况下,BrP的特征表现为心前区导联V1~V3呈1型或2型Brugada心电图波形。随着潜隐状况的纠正,这些心电图波形恢复正常。本研究中,我们回顾了BrP的分类、与BrS鉴别的方法及有......

    作者:Byron H Gottschalk;Daniel D Anselm;Adrian Baranchuk;蒋祖勋(译)(审校) 刊期: 2015- 04

  • 体表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不是所有医院都有条件开展,且有一定的检查风险、费用较贵。目前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手段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等,尤其体表心电图检查方便、快捷、价廉,在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方面有其特征性改变,通过心电图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的罪犯血管定位,所以体表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红彬;张晓华;张志刚;刘志红 刊期: 2015- 04

  • 非典型心房扑动治疗的实用方法

    心房扑动是一类具有不同表现的折返性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典型心房扑动和非典型心房扑动,其中典型心房扑动是以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为关键传导区域形成的折返性心律失常,而非典型心房扑动的折返环多存在于左心房或右心房且与瘢痕和慢传导区域有关。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手术和房颤导管消融手术例数的增加,非典型心房扑动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典型心房扑动的消融通常是沿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进行线性消融,而非典型心房扑动消融通......

    作者:刘晓宇(译);王如兴(审校)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