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运动员心电图早复极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运动页的心电图改变.方法选择出一千例运动员的心电图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自动分析报告结果99%出现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心包炎、高血钾、早复极综合征等异常心电图诊断.结论99%的运动更出现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因特征......
作者:衣玉娟 刊期: 2011- 01
-
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DCG)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以DCG24h记录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临床资料,统计长R-R间距发生总次数、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及长R-R间距、逸搏及逸搏性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组)及非睡眠相关组(B组).结果60例发生1.5s以上的长R-R间距共1285次,其中夜间965次,占75%,白天320次,占25%.......
作者:时慧;赵海山;孟艳红 刊期: 2011- 01
-
高血压病患者胸导联心电图变化与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胸导联心电图变化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受检者血压并作心电图检查,在胸导联与血压之间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胸导联V1S、V3S、V5R与收缩期血压相关(P<0.01),与舒张期血压不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胸导联V1S、V3S、V5R的变化与收缩期血压增高有关.......
作者:曾伊萌;牛晓萍 刊期: 2011- 01
-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2例经DCG监测有一过性ST段抬高,并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VAP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检出缺血性ST段抬高163阵次,伴有典型症状发作156阵次,占95.7%;伴不典型症状发作7阵次,占4.30%.缺血发作时心率<85次/分,占78.5%,夜间发作次数大于白昼,且缺血发生于前、侧壁者后多......
作者:袁淑惠;温林茹 刊期: 2011- 01
-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
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室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1例顽固性频发左心室室性早搏患者(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内2例,靶点距左冠状动脉开口约1.5cm,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根部4例,二尖瓣环1例,左室游离壁1例,左室间隔部3例)采用起搏和(或)激动顺序标测的方法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11例患者中9例均成功进行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由术前的14326~24218次/24h改善至术后的0-10次/24......
作者:钱骏;杜荣增;吴骏;周烨;陈广华;严金川 刊期: 2011- 01
-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识别及治疗策略
近年来,随着无创技术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的临床应用,对早期预测心源性猝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心源性猝死发病突然,难以预料,死亡率下降仍不显著,尤其是医院外心源性猝死的存活率不及15%;而即使患者能及时到达医院,出院时存活率也不及20%[1].因此,准确识别高危群体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显得颇为重要.......
作者:杨荣平 刊期: 2011- 01
-
永久心脏起搏器导线单极和双极性能比较
人工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cardiacpacemaker)是以发出脉冲电流带动心脏起搏的一种装置.自1958年10月AkeSenning和RuneElmquist在瑞典为因三度房室阻滞反复发生晕厥的43岁的ArneLarsson置人世界第一台心脏起搏器后,无数心脏病患者,尤其是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已经受益.到目前,起搏器的适应证不断被拓宽,由原来的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对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刘菁晶;任自文 刊期: 2011- 01
动态资讯
- 1 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心神经官能症87例临床分析
- 2 脉压与高血压者心率变异性关系探讨
- 3 房性期前收缩揭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
- 4 交接性逸搏-心室夺获-反复心搏三联律1例
- 5 20例上腹部手术对心电ST-T的影响浅析
- 6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 7 483例寇心病患者空腹血脂、血糖状况调查
- 8 浅谈健全心电图档案的重要性
- 9 心电图在晕厥初始评估、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 10 头胸导联心电图对90例右室梗死诊断价值的探讨
- 11 30例重症伤寒并心肌损伤特点
- 12 心脏性猝死相关疾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与进展
- 13 心电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
- 14 晚期妊娠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现象探讨
- 15 短Q-T间期1例
- 16 降纤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QT离散度的影响
- 17 58例老年人腹部手术前后心电图分析
- 18 以胃痛为首发症状的暴发性心肌炎3例
- 19 慢性心肌炎表现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 20 心脏性猝死相关疾病基因检测与心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