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心肌梗死呈巨R型ST段抬高伴右束支阻滞1例
患者男性,72岁.因食管癌入院手术治疗.查体:体温37.7℃,血压115/75mmHg,心律87次/分.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术前心电图正常,手术顺利,术后第1d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继之呼吸心跳骤停,意识丧失.......
作者:王媛媛;亓云玲;田峰;时慧;孟艳红;孟庆慧 刊期: 2008- 01
-
短Q-T间期综合征
Q-T间期是指体表心电图上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总时限,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受心率影响较大.迄今为止,人们对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已相当深入,而对短Q-T间期的认识仅始于2000年,由Gussak等人[1]提出.按有无明确原因,短Q-T间期可分为继发性短Q-T间期和特发性短Q-T间期.......
作者:施金芬;卢喜烈;王建荣 刊期: 2008- 01
-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的Osborn(J)波的心电图鉴别诊断
Osborn(J)波综合征是由瞬时外向钾电流(Ito)介导的J波,亦统称为Ito介导的J波综合征.如早期复极综合征(ERS),Brugada综合征,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等生理和病理状态多种原因引起.故ERS误诊为AMI屡见不鲜,而AMI伴发J波时也易误诊为ERS,因而本文就ERS和AMI的J波主要描述在心电图上的鉴别.......
作者:陈建中 刊期: 2008- 01
-
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引起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或在LBBB的基础上发生了AMI.LBBB时心室初始除极向量方向发生改变,由右前变为左后,掩盖或改变AMI典型的心电图特征,使诊断较为困难,甚至使部分患者漏诊、误诊,贻误临床.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琴 刊期: 2008- 01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进展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具有特征性改变的演变规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以及便捷、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在AMI的定性、定位、分类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和取代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的迅猛发展,新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以下简称标记物)的发现,使快速准确地诊断AMI并作及时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减少了死亡率,提高预后水平已成现实.......
作者:周从义 刊期: 2008- 01
-
名誊总编——黄宛教授
......
作者: 刊期: 2008- 01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近年来对冠心病深入研究后取得的重要进展.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者痉挛可导致完全或不完全堵塞,使心肌发生缺血或不同程度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即代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
作者:潘如宝 刊期: 2008- 01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诊断的某些新概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由于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一组冠状动脉事件.在其诊治和判断中,心电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心电图有许多新的认识和观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福军;向芝青;蒋勇 刊期: 2008- 01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当代新理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源性猝死等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总称,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导致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ACS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人们健康的超级杀手,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步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对ACS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概念、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策略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杨荣平 刊期: 2008- 01
-
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心电图认识
近年来随着再灌注治疗(溶栓和冠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广泛应用,使大量濒死心肌早期获得挽救,缩小梗死面积、缩短病程、明显改善预后.再灌注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面对新的治疗形势,如何根据心电图改变尽早做出诊断和分型,如何分析再灌注治疗后AMI的心电图演变及其临床意义,如何防治再灌注损伤等已成为临床面临的现实问题.......
作者:刘仁光 刊期: 2008- 01
动态资讯
- 1 文氏型一度房室阻滞酷似加速交接性心律
- 2 心率变异性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 3 复合试验诊断早期冠心病的价值
- 4 2种插管方法在食管心房调搏术中的应用
- 5 应用负荷试验的建议、评价与展望
- 6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与周围神经病变关系的研究
- 7 225例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 8 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植入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 9 普萘洛尔改良试验法的研究
- 10 巨大J波1例
- 11 骨折者心电图改变分析
- 12 177例心电图普查T波改变的临床分析
- 13 胺碘酮致长间歇依赖型多形性室速1例
- 14 冠状动脉病变与窦性心率震荡相关性研究
- 15 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碎裂Q 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 16 高血压者动态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
- 17 aVR导联在临床心电图诊断中的价值
- 18 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心电图表现
- 19 22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观察
- 20 心内膜缺损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