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心电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并行心律的继发心电现象-效应和QRS波正常化

    患者女性,17岁.自觉心悸,临床疑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

    作者:梁佩莲 刊期: 2006- 05

  • 间歇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患者男,45岁.因发作性心悸、头晕5年.再发半小时于2005年12月28日入院.患者5年前情绪激动时出现心悸、头晕,休息后缓解,以后间断性发作,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半小时前再发,急入我院.急诊作ECG,图1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R-R间距绝对不等,呈窄QRS波与宽QRS波交替出现,R2及R6~R8的QRS前有δ波..入院诊断:间歇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Af).入院后给予胺碘......

    作者:杜秋波;姚朝阳;向阳;杨秋金;刘正宇;刘洁 刊期: 2006- 05

  • 交接性逸搏心律伴完全与不完全反复搏动

    患者女性,47岁.临床诊断:①上呼吸道感染;②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直立的P波为窦性,频率43~53次/分,位于QRS波前或后,P波振幅有高低变化.......

    作者:马伟;卢铖;贾邢倩 刊期: 2006- 05

  • 极速心房扑动

    患者男性,50岁.劳动时不慎自3米高处摔下,头面部及右下肢受伤,昏迷约15min.CT示:右眼眶内外壁骨折,检验示:Hb95g/L.在静滴林格氏溶液500ml+10%氯化钾10ml后,出现心前区不适,继而心率加快,测血压90/60mmHg.即刻查心电图示(图1A):心率300次/分,P波消失,无明显P′波,QRS波时限不宽,应为室上性,结合其频率,考虑为心房扑动(AF).给予10%GS250ml,......

    作者:罗东光 刊期: 2006- 05

  • 心房颤动伴巨大倒置T波QT间期延长致心室颤动1例

    患者女性,53岁.因发憋、气短伴咳嗽2个月,加重5小时入院.......

    作者:田文健;张拓伟;王力明 刊期: 2006- 05

  • 下壁导联异常Q波肺栓塞1例

    肺动脉栓塞是常见的心肺疾病,病死率高,临床易漏诊、误诊,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对于异常Q波心电图必须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加以鉴别.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建华;郭辉;陈静;李锦 刊期: 2006- 05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比较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病变的冠状动脉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冠脉闭塞引起的心肌严重缺血、坏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院自2000年10月~2004年6月用尿激酶(UK),链激酶(SK)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三种溶栓药物治疗AMI者125例,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阮春香;王慧 刊期: 2006- 05

  • 对短P-R综合征的重新认识

    心电图某些现象的认识和解释是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心电图的不少概念和现象初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对短P-R综合征的认识也一样,初LownGanongLevine报告的综合征包括心电图异常及心动过速病史,而且认为发生机制是存在着房室结或房希束短路,即起源于后结间束的James束.但近年来,许多分析研究认为P-R间期缩短也可以是一种非传导异常所致.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调查,探讨其发生原因与临床......

    作者:邹冠蓉 刊期: 2006- 05

  • 临床心电图诊断技术问题的一些思考

    心电图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具有简便、无创性的特点.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微电子学及导管介入性诊断技术的应用,使心电生理学、心电病理学取得迅速进展,尤其对心律失常方面的认识有了极大提高,使很多传统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心电图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其实,心电图诊断的经验性在日常工作中所占成分很大,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作指导,既要运用顺向思维-从理论到事实(演绎推......

    作者:毕建林 刊期: 2006- 05

  • 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后的监护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它产生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代替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或传导功能障碍.适用于病窦综合症、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可用于肥厚性心肌病的治疗.......

    作者:顾萍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