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电图改变的分析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CB)后心电图改变的机理.方法观察40例CB者术前及术后1~6月不同阶段12导联心电图变化.结果6例出现QRS波群电压降低,3例病人异常Q波增深,18例出现明显ST-T改变.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结论CB可因手术创伤、再灌注损伤及患者基础病变的心肌损害,致术后早期出现上述心电图变化.......
作者:贾邢倩;王凤秀;马伟 刊期: 2004- 05
-
运动员T波改变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运动员T波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观察24例青少年运动员的T波改变,分析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结果24例T波倒置者在做极量运动或异丙基肾上腺素试验后T波均直立.结论运动员引起的T波改变是良性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系长期运动后,心脏发生的适应性改变,使得调控心血管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衡.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各自为政,失去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心肌复极异常,致T波倒置.认为系运动员良性T波倒置[1],属运动......
作者:江秀珍 刊期: 2004- 05
-
高血压病Q-T离散度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QT离散度(QT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EH致左室肥大(LWH)A组和62例EH左室正常(B组)与40例正常人(C组)心电图作对照分析.结果A组QTd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04- 05
-
动态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监测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安全性的评估
目的评估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IMPT)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NID)的安全性.方法利用动态心电图(DCG)及心肌酶监测IMPY治疗NID前与治疗中心率变异性(HRV)改变、24h平均心率、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肌酶的浓度变化.结果15例NID者在治疗中与前的心率变异SDNN、rMSDD、PNN50指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IMPT(缓慢静脉给药)同时配合补钾治疗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徐劲;齐治平;张永葆;张弛;祝善尧;马慧 刊期: 2004- 05
-
173例室性早搏心电图分析
目的通过定位性分析,探讨功能性与器质性室性早搏(PVS)的区别.方法将173例分为2组:A组为有器质性心脏病者,B组为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分别描记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果起源于左室:A组58例、B组25例;起源于右室:A组25例、B组65例.A组PVSQRS时限≥0.16s者占14.46%,有切迹者占66.27%,ST等电位线者占61.45%,T波对称者占57.83%,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者占21.6......
作者:陈晓敏 刊期: 2004- 05
-
1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心电图分析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心电图特征.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178例RA者在入院后24h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178例中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78例,异常发生率为44%.其中有ST-T改变者43例,占25%;窦速者8例,占5%;窦缓者6例,占4%;室性早搏者3例,占2%;房性早搏者3例,占2%;低电压7例,占4%;左室高电压4例,占3%.结论RA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比较高,累及心脏时多数无显......
作者:刘延;李英;董小杰 刊期: 2004- 05
-
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中S-P间期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为探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中存在S-P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极食管导联刺激同步记录时,能在刺激脉冲波后稳定录得清晰P2波且资料完整者50例.分别测量食管导联和V1导联中P2波脱漏前短S1S2间期时的S2波至P2波间期,食管导联中P2波至V1导联P2波期间.结果发现随着S1S2间期的逐渐缩短,食管导联和V1导联中均存在S2~P2间期逐渐延长的特征.P2波脱漏前的S2-P2EB和S2-P......
作者:李忠杰;屈百鸣;王慧;洪银维;吴立萱 刊期: 2004- 05
-
儿童良性、病理性早搏长程24小时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对比
目的观察儿童良性及病理性早搏长程24h心率变异(HRV)时域分析.方法对良性早搏患儿(A组)39例,病理性早搏(B组)患儿42例及对照组(C组,健康儿)44例24h时域分析:SDANN(计算24h内连续每5min内的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单位为ms[1])、SD(计算24h内连续每5min内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单位为ms[1])、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单位......
作者:石曼君 刊期: 2004- 05
-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者的临床特征与冠脉病变特点.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305例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A组)、壮年组(B组)、老年组(C组)]AMI者的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CAG)特点.结果A组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而C组发病诱因不明显.A组均是男性,发病与吸烟、血脂异常危险因素有关;冠脉以单支病变多见.B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与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有关;冠脉以单支、......
作者:庞霞 刊期: 2004- 05
-
心室分离1例
患者男,63岁.临床疑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12h后突发心脏骤停,复苏抢救过程中描记心电图(图1).图为Ⅱ导联非连续记录,上行前部可见频率为154次/min左右高低不等的心室颤动波,并在长达4.46s的时间内未见其它QRS波,上行后部缓慢出现3个宽大畸形的QRS波,考虑为室性逸搏心律,但室颤波仍然存在,两者相互重叠.下行室颤波电压波动更大,时而变得十分纤细,难以辨认,但频率变化不大.同时可见宽大畸形......
作者:向芝青;王福军;蒋勇 刊期: 2004- 05
动态资讯
- 1 特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2 动态心电图的伪差、误判与防范对策
- 3 重症肺结核者P波变化的观察与分析
- 4 酒精中毒引发心肌梗死致心脏停搏1例
- 5 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特点
- 6 人工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2例
- 7 心绞痛诱发左前分支阻滞
- 8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
- 9 房性心动过速伴二度Ⅰ型的2:1房室传导阻滞
- 10 T波双峰改变的分析
- 11 心室晚电位与QTc及QT离散度的相关性分析
- 12 主动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急性心肌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 14 酗酒诱发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 15 TV1>TV5、V6与高血压13年随访分析
- 16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窦房结功能不全1例
- 17 索他洛尔治疗快速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 18 颅内病变的心电图改变
- 19 36例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体会
- 20 导管射频消融室上速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