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心电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60例频发室性早搏24h分布特点

    频发室性早搏(PVS)的昼夜分布是否呈周期性变化,各家报告不尽相同.现对60例频发PVS者的每小时的变化特点,比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时分布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咏梅;刘爱军;王超英 刊期: 2004- 01

  •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一般无典型临床症状,较难确诊,易被忽视.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冠心病人的诊断作用已被世人所公认,有关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规律的研究也更进一步深入.本文应用Holter检测冠心病人110例,以探讨冠心病人SMI发作时的某些规律.......

    作者:赵梁 刊期: 2004- 01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分析(附15例报告)

    本文总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5例的临床与随访.......

    作者:岳桂珍 刊期: 2004- 01

  • 冠脉病变程度、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者QT离散度(QTd)延长,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或成功再灌注治疗而降低,发生室颤时QTd可达长[1].本文旨在探讨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华;李振华 刊期: 2004- 01

  • TV1》TV6综合征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诊断的临床探讨

    本文对2003年1月~10月,我院220例患者临床按照冠脉供血不良治疗后复检心电图检查的观察,探讨Tv1>Tv6综合征对冠状动脉机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娟;邵云飞 刊期: 2004- 01

  • 动态心电图在儿科中的应用

    动态心电图(DCG)是目前常用的心脏病检测手段,在Holter提出DCG的概念(1947)以后,此技术已经有了根本性的突破,这首先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析系统使DCG更加方便、准确、及时,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加.它可以发现患者就诊和医生查房时常规心电图不能发现的问题[1].DCG目前亦广泛用于儿科.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年龄小儿心电图有其特殊性,DCG也然.......

    作者:邓丽萍;赵皎;段立超;陈迎新 刊期: 2004- 01

  • 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心肌梗死史、心脏功能等.但心律失常仍是重要的因素且发生率很高,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对1992年~2002年AMI患者90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慧萍 刊期: 2004- 01

  •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常见的几种异常心电图表现

    一般认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交接性心律多数是由于心脏受到器质性损伤所致.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卧位心电图出现这些情况时,应用某些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进行实验,如取直立位描记心电图或活动后心率加快时再卧位描记心电图,发现部分患者心电图立即恢复正常.多为儿童,症状较轻,有的表现为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心脏超声胸部X线、心肌酶谱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故认为这些心电图异常表现与迷走神......

    作者:郝宁 刊期: 2004- 01

  • T波变化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探讨

    在心电图工作中,T波的变化是内容大、病症多、为常见、为普遍的现象之一,或呈现形态改变,或极性的改变,或振幅的异常,或3者兼之.常会因此而误诊、漏诊.T波的变化也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2种.这些变化内容怎样、有哪些特点、怎样鉴别,对临床工作指导非浅.现就这些问题从正反2个角度作一粗浅的探讨,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王青云 刊期: 2004- 01

  • 心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

    心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其表现为心前导联R波在V1到V5(V6)导联未能逐渐增高或反而逐渐降低.(正常情况下心前导联从V1到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此种情况可见于正常变异,也可为心肌梗死的一种表现.因此,如何正确判断与识别,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汪吉红;周红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