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心电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老年无痛型心肌梗死发生部位与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对老年人无痛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部位与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将206例分为疼痛组(A组)148例、无痛组(B组)58例,分析两组梗死部位分布、死亡原因及住院病死率.结果前间壁+下壁组发生率高于A组(P<0.005),B组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05),死亡原因主要是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结论梗死面积是决定本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张琴 刊期: 2003- 04

  • 以R-T夹角、QRS-T夹角对体表QTcd可取性的评价

    目的通过R-T夹角及QRS-T夹角的变化,评价体表心电图所测定的QT离散度(QTcd)的可取性.方法随机抽样551例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向量图资料,以微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取QTcd及R-T夹角、QRS-T夹角数据.按QTcd≤50ms或>50ms分为2组;R-T夹角和QRS-T夹角按一定绝对值大小范围分为正常及异常组进行比较.结果QTcd值随R-T、QRS-T夹角绝对值增大而增大,两组QTcd......

    作者:黄露;刘丽萍 刊期: 2003- 04

  • 粘液水肿性心脏病QT、JT离散度分析

    目的了解粘液水肿性心脏病(MHD)QT、JT离散度.方法测量27例MHD患者(A组)12导联的心电图并与匹配27例正常人(B组)作对照.结果MHD患者的QTd、JTd值分别比对照组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QTd、JTd明显延长说明MHD者存在心电不稳定性,有助于临床上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郑瑞凤;刘劲松 刊期: 2003- 04

  •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成功后心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成功后心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既往有无心绞痛史分为A组(有心绞痛史,24例)和B组(无心绞痛史,2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后6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分组对照观察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A组与B组比较:①两组患者在大量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

    作者:李青山;周振宇;龚洪涛;郭新贵 刊期: 2003- 04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术中心律失常特点及处理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TCA术中各种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处理体会,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入选的59例AMI患者均进行了冠脉造影及PACT支架术.结果术中共有48例心电监护发现有心律失常发生(发生率81.4%),属于PTCA再灌注心律失常者35例,占全部心律失常的72.9%.非再灌注心律失常13例,占全部心律失常的27.1%,明显低于再灌注心律失常(P<0.01).结论AMI急诊PTCA术中心......

    作者:李向东;魏国峰;于键;马玉荣;关红;赵香莲 刊期: 2003- 04

  • 射频电磁场对心电传导的影响

    目的研究射频电磁场对心电传导的影响.方法对139例雷达工作人员进行心电图测试,测试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显示雷达工作人员QRS时间延长和QT离散度增高,发生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CRBBB)者明显增多.结论射频电磁场能影响心电传导,对雷达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朱强;金永玲;姜彤 刊期: 2003- 04

  • 30例小儿室早与左室假腱索的关系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室早的发生与左室假腱索的关系.方法室早组为30例,年龄3~13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经体检、心肌酶谱、血电解质、全胸片和心电图检查,除室早外临床无其它阳性发现.正常对照组为30例,年龄3~13岁.其中男15例,女15例,为健康体检儿童.经体检和心电图、全胸片检查无心脏疾患和心律失常.用美国DIASONICS公司2DGAIEWAYFX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2.75MHz.在......

    作者:吕剑平;吕进泉 刊期: 2003- 04

  • 极化液、美托洛尔及其合用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自主神经功能及电生理的作用

    目的观察极化液、美托洛尔及其合用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率变异性(HRV)和心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35只新西兰兔,冠脉左室支(LAD)的复制动物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极化液、美托洛尔,观察其对HRV、心脏复极化离散度(△APD)和触发活动的影响.对各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AD阻断后HRV各项指标减少,△APD增加,触发活动增多,HRV与△APD有明显的相关性.极化液及美托洛尔能明显增加心......

    作者:朱俏萍;区文超;黄建华;李奇林;刘诚 刊期: 2003- 04

  • 60例完全性左束支并左前分支阻滞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左束支阻滞(LBBB)的动态变化,研究LBBB合并电轴左偏(LAD)的意义.方法对60例LBBB者的一系列12导心电图作回顾分析,其中9例作了长时间观察.结果检出LBBB合并LAD20例(占33.3%),其中冠心病12例(占20例的60%)、心肌病5例、高血压2例,其他1例.9例长期观察者,7例先有左前分支阻滞(LAFB)以后发展成为LBBB并LAD.结论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者发生的LB......

    作者:王莉;易军;卢喜烈 刊期: 2003- 04

  • 200例正常成人左后胸导联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左后胸导联(V7~V9)的正常范围.方法对200例正常成人常规及V7~V9导联的P波、QRS波、Q波及ST-T改变进行分析.结果V7~V9导联Q波时间均<40ms;ST段抬高绝大多数<0.5mm,占99%,仅2例抬高>1mm(占1%).结论V7~V9导联Q波时间≥40ms、ST段抬高>1.0mm,可诊断心电图异常.......

    作者:周琳妮;张文篪 刊期: 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