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主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857/R

邮发代号: 28-43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心电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8-0740
  • 国内刊号:32-18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和《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4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心脏明显扩大(以心室扩张为主),心电图通常都不正常[1].现将4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为心肌病的诊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李红;任东敏;孙艳辉 刊期: 2001- 03

  • 特发性房颤伴干扰性房室分离1例

    患者男,83岁.继往元器质性心脏病史,因腹股沟斜疝嵌顿,剧烈腹痛入院.心电图示:P波消失,RR间期绝对不等,时间为0.76~0.84s,并可见不规则房颤波,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再次描记同导心电图示:房颤波较前清晰,RR间期几乎完全规则,且时间为0.68s,心电图诊断:①特发性心房颤动;②干扰性房室分离.住院期间,患者未经特殊治疗,房颤自行消失.......

    作者:张蓉 刊期: 2001- 03

  • 649例退休职工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2000年5月我院对退休职工进行健康检查,现将普查的649例心电图进行整理分析,从心电图这一侧面探讨心血管病在中老年以上各年龄发病情况,以增强老年人对心血管病预防保健意识.......

    作者:王永虹;冯晓红;许晓微 刊期: 2001- 03

  • 27例老年人心源性猝死临床分析

    老年人心源性猝死是由于潜在心脏疾病自然发生意料不到的呼吸循环止.WHO规定发病后6h内死亡者为猝死,但多数学者主张为1h之内.......

    作者:王毅萍;王惠慧;郭方 刊期: 2001- 03

  • 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心电图异常改变

    我院自1995年~1999年间急诊室共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30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者2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玲 刊期: 2001- 03

  • 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特征

    心肌梗死(MI)时,早期的心电图改变为T波呈对称性直立高耸,随着迅速出现斜形升高的ST段并与直立的T波连成“单向曲线”,通常在MI发生后数min至数h出现病理Q波,经数d至数周后升高的ST段开始逐渐回至等电位线.......

    作者:胡任华 刊期: 2001- 03

  • 4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观察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本文对诊断明确的4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DCG观察,其中男28例,女14例(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平均年龄为60例,均符合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

    作者:张磊;张鑫;徐相文 刊期: 2001- 03

  • 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的等频钩拢现象1例

    患者男,67岁.临床诊断右肾积水、肠梗阻.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示:第1行开始几个波,P波落于QRS之中与S波重叠,ST段稍高于等电位线,QVS呈rSr′型;第2行前段同第1行后3个波,P波融于QRS波中,R波的振幅明显增高;......

    作者:孙艳辉;任东敏;陶迎东;刘丽馥 刊期: 2001- 03

  • 胺碘酮与奎尼丁合用在房颤复律中的安全性及其疗效

    胺碘酮与奎尼丁同时应用抗心律失常,多数学者认为是不安全的.笔者在房颤药物复律中两药同时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而且比较安全,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01- 03

  •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依据是症状、血清心肌酶和心电图变3项指标.但急性后壁MI因在常规12导联上常无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而易于漏诊.本文通过分析AMI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以探讨心电图对早期急性后壁MI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高瑾;吴胜芳 刊期: 2001- 03